西藏金龙铜矿7200万吨/年采选工程项目之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电项目初步设计(一期、二期)技术服务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0124-ZB23686)
招标项目所在地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一、招标条件
西藏金龙铜矿7200万吨年采选工程项目之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电项目初步设计(一期、二期)技术服务(招标项目编号:0124-ZB23686)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西藏金龙矿业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项目规模:西藏金龙铜矿7200万吨/年采选工程项目之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电项目初步设计项目(以下简称供电项目),该工程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电源离网供电方案。本工程一期和二期新能源总装机数为1300MW,其中包括风电600MW,光伏700MW,配套660MW/2640MWh储能及280MW燃机应急电源。
招标范围与内容:本招标项目划分为1个标段,本次招标内容为:
001西藏金龙铜矿7200万吨/年采选工程项目之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电项目初步设计(一期、二期)技术服务
2.1项目名称:西藏金龙铜矿7200万吨/年采选工程项目之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电项目初步设计(一期、二期)技术服务
2.2项目类型:服务类
2.3项目概况:
鉴于西藏电网在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均无法满足项目的总体用电需求,结合西藏金龙矿区实际资源条件和建设进度要求,本项目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电方案,构建集中式风光燃储+分布式光储取水项目相协调的多能互补离网型电力供应网络。
该供电项目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电源离网供电方案。本工程一期和二期新能源总装机数为1300MW,其中包括风电600MW,光伏700MW,配套660MW/2640MWh储能及280MW燃机应急电源;其中,一期规划建设200MW风电、300MW光伏、280MW/1120MWh储能及120MW燃机应急电源。本工程光储取水供电项目拟在取水点及加压泵站周边建设96MW光伏(吉多措加压泵站34MW,扛曲多曲取水泵站31MW,茶容取水泵站31MW)和80MW/320MWh储能,满足金龙铜矿取水系统用电需求;一期建设22MW光伏及18MW/72MWh储能。
2.4项目地点: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2.5招标范围(包含但不限于):
2.5.1 一期
(1)按照国家、行业及中铝集团颁布的标准、规范、规程、专利设计等要求,完成供电项目初步设计等过程服务,满足招标人工程报批、招标、审计的全面要求。
(2)包括但不限于:常规气象和风光资源数据、测风塔及测风数据、编制勘察大纲、设计大纲、初步设计原则、集电线路设计与勘察、微观选址方案和微观选址报告、工程地质初勘、详勘大纲、水文测量、试桩大纲及试桩报告、220kV升压站设计、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含风电、光伏技术部分、储能、燃机升压站部分必备图纸、总平图、初设概算、经济评价)、总平面布置优化报告、风机选型优化报告、光伏组件选型优化报告、PCS储能变流器选型优化报告、光伏支架及基础优化报告、燃机选型优化报告、集电线路优化报告、智慧化专题报告、全场防雷接地专题报告、工期计划、设计说明书、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说明、安全和职业病危害控制及节能设计说明、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编制、设备清单、主要材料清单、概算及财务评价、主机设备招标文件等工作,还须满足招标人管理要求开展的工程策划、设计优化、达标创优、现场技术服务、技术方案比选、评审、概算编制、施工图预算编制、设计总结、回访等技术服务工作。
(3)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电项目燃气发电电源部分初步设计技术服务(燃气发电电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4)负责供电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专篇、厂外通讯设计专篇、沉降观测技术服务。负责组织外部专家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和邀请第三方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5)对招标人外委的单项工程和接入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水资源论证等专题报告,本标段承包人作为总体设计单位虽不负责以上各项的具体工作,但应配合招标人进行统筹协调工作,并落实本招标范围内工作的有关要求,包括全厂技术归口、总平面布置规划、整体系统设计、接口设计牵头等总体工作,以及外委项目的系统优化、图纸确认(如需要)、接口协调、技术配合等具体工作,并负责制定设计标准和设备选型标准,协调并确保外委单项工程与电厂主体工程在外观设计、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保持一致,满足实现智慧电厂一体化要求和功能,主要工艺及设备控制系统与电厂主体工程一致,要求采用 DCS 控制,并能接入电厂主体工程 DCS 监视和控制。招标人外委项目的概算应归口纳入总概算,承包人对各外委单项的相关接口参数和全厂最终技术经济性能总负责。
(6)提供SDD,System Design Describe 即系统设计说明。
2.5.2 二期
(1)按照常规气象和风光资源数据,编制勘察大纲、设计大纲、初步设计原则、集电线路初步设计、微观选址论证报告、工程地质初勘、水文测量、22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220kV升压站初步设计等。
(3)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专篇(施工阶段工作)、厂外通讯设计专篇、沉降观测技术文件。
(4)外部专家对可研、设计文件评审审查建议和意见。
(5)整体项目进行三维影像建模,实现数字孪生,设计图纸必须进行数字化交付。
(6)提供SDD,System Design Describe 即系统设计说明。
2.5.3 整体设计要求
(1)按照国家、行业及中铝集团颁布的标准、规范、规程、专利设计等要求,完成西藏金龙源网荷储一体化供电项目初步设计等过程服务,满足招标人工程报批、招标、审计的全面要求。
(2)风电、光伏、储能、燃机、自动化控制、网络通讯设计按照一期建设设计,预留二期相应建设位置设计,网架设计按照一、二期整体建设设计。
(3)初设图纸、施工图设计到竣工图编制等过程的设计任务,并提供技术服务。
(4)提供全系统内各阶段所有保护装置的定值(含定值计算书)。
(5)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图纸和专题报告三部分;说明书(包含SDD系统设计说明书)、图纸应充分表达设计意图;重大设计原则应进行多方案的优化比选,提出专题报告和推荐方案供审批确定。
(6)初步设计概算应准确反应设计内容,深度应满足控制投资,计划安排及基本建设贷款的需要。
(7)合理利用国家政策和现场资源,进行节能分析、抗灾能力评价、风险分析和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说明项目建设风险等级、防范与化解措施。
(8)满足业主对初步设计专项审查的要求。
(9)满足主要辅助设备采购的要求。
(10)满足业主控制建设投资的要求。
(11)满足业主进行施工准备的要求。
(12)结合当地消防政策和资源情况,设计设备设施消防方案。
(13)合理规划设备设施防雷接地、站内及进场道路运输、施工电源、水源等工作。
(14)根据水文、地形、地质条件特点,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场平、边坡及泄洪方案。
(15)结合大件运输论证结论和现场实际情况,综合比较运输方式及其对应工程运输条件,降低不可控因素影响。
2.5.4各子项(分项)设计要求:
2.5.4.1风电部分初步设计的编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初步设计文件内容
完成220kV升压站、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及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和箱变基础、风电场场内道路、风电场电气初步设计和概算以及主要经济和性能指标,并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初步设计内容应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①风资源:采用1∶2000的实测地形图和1:500的机位实测图,采用的市场主流软件进行发电量计算和微观选址工作;②道路:尽量利用现场资源,按照施工道路和检修道路相结合的原则,道路宽度满足大件运输及转弯半径,降低道路建设投资费用;③风机平台:应考虑车辆掉头的需要,吊装平台方向应与道路统一布置,并合理的利用道路面积,以减少吊装平台的占地面积;④升压站设计布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严禁超标占地,站内建筑、设备实施布置合理、紧凑,满足员工生产、生活需要;⑤风电场内集电线路的走向要合理考虑风机点位、吊装平台布置、道路路径等因素,利于风机、线路的检修;⑥电气设备的选型应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性价比最优;系统保护、监视、智能控制功能齐全;通信系统准确、可靠、完整;⑦电气设备应有防潮、防冻、防湿热、防霉菌等措施。
2.5.4.2光伏部分初步设计的编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初步设计文件内容
完成220kV升压站、光伏阵列布置及集电线路、箱变逆变设备及基础、光伏场内道路、光伏场电气初步设计和概算以及主要经济和性能指标,并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初步设计内容应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①光伏阵列:采用1:500的场址实测图,根据地形条件及适用软件进行光伏阵列布置以及发电量评估;②利用现场资源,按照施工道路和检修道路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合理道路布置,降低道路建设投资费用;③升压站设计布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严禁超标占地,站内建筑、设备实施布置合理、紧凑,满足员工生产、生活需要;④光伏场内集电线路走向考虑阵列布置、阴影遮挡,减少路径长度,合理控制造价;⑤电气设备的选型应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性价比最优;系统保护、监视、智能控制功能齐全;通信系统准确、可靠、完整;⑥电气设备应有防潮、防冻、防湿热、防霉菌等措施。
2.5.4.3储能站部分初步设计的编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初步设计文件内容
完成储能站及升压站站区围墙以内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生产设施、附属设施的工艺和建(构)筑物的土建、站区围墙以内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生产设施的设备选型及安装、进站道路、给排水设施初步设计和概算以及主要经济和性能指标,并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初步设计内容应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①采用场址实测图,根据地形条件、交通运输条件、进出线线路条件、海拔因素、扩容需求进行站内布置,站内建筑、设备实施布置合理、紧凑,满足员工生产、生活需要;②利用现场资源,设计大件运输道路及进站道路;③根据海拔、气候特点,优化站内设备选型;
2.5.4.4燃机发电系统初步设计的编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初步设计文件内容
①确定燃气发电系统主要工艺系统的功能、控制方式、布置方案以及主要经济和性能指标,并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②LNG系统项目包含天然气运输、储存、转运、供配、BOG回收系统等配套工艺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③完成燃机站及升压站站区围墙以内(预留调控中心建设位置)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生产设施、附属设施的工艺和建(构)筑物的土建、站区围墙以内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生产设施的设备选型及安装、进站道路、给排水设施初步设计和概算以及主要经济和性能指标,并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④整体规划暖通(燃机余热、风光弃电)应用方式。
(2)初步设计内容应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①应从国家产业政策、电力电量平衡、负荷需求、地区环境质量,以及能源、气源和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等方面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②应对推荐厂址的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以及各工艺系统提出工程方案设想,以满足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的要求;应论证并提出主设备技术条件,以满足主设备选型的要求;重点应依据已确定的电量需求和系统仿真计算,比选适合本项目的燃气发电电源方案,包括燃气发电主机选型对比,运行模式简述等。
③LNG系统设计总说明、设备布局、控制策略、工艺与设备、LNG储罐方案等设计(含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消防等)、概算等相关工作。
④满足整个网架系统电源应急平衡、稳定作用的要求,编写出应急处理方案。
2.5.
文章推荐: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深圳分中心企业信用管理子系统(深圳海关)erp智能化联网分析服务功能(硬件部分)采购项目招标公告